在大姚县,从城市到乡村,目之所及,最好的建筑是学校,最美的风景在校园。多年来,大姚县坚持用“真金白银”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,肯投入、重落实,成为全县办学条件不断升级的“法宝”。
办好人民满意教育,大姚县认真落实教育民生保障和各类学生资助政策。2024年,资助学生3.83万人(次),发放资金1998.98万元,办理2024年生源地助学贷款1770人,持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健全落实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机制,让所有孩子在学校快乐学习、健康成长。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大姚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,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,激励铸造师魂,涌现出一批名校长、名班主任、名教师。大姚县的财政预算,每年有一项1000万元的资金——高中、初中、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考评绩效奖,切实发挥资金激励导向作用,大姚县委、县政府还将唯一一项由县级表彰的奖项确定给教育,每年教师节都对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,充分调动学校办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在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同时,大姚县还建立了对莘莘学子的资助和激励机制。1993年3月,大姚县就成立以奖学、助学为主旨的“大姚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”。2024年,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实施项目3项,奖、助学生3535名,奖、助金额达152.29万元。基金会成立31年来,为大姚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捐款的爱心企业、团体450多个、爱心人士8万余人,累计发放奖、助学金1237.81万元,受奖学生达13155人(次),其奖励、资助学生人数位于全省前列。
李宋芬,是“大姚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”资助的第一批学生,也是大姚县昙华乡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。出身贫困的她,立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,1994年,她如愿考上大学,但家中却拿不出学费。她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动情地说: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,是李一平教育慈善基金会给了我1000元的资助,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学业。毕业之后,我一直心存感激,参加工作后,连续捐款12次2070元,钱虽不多,但我希望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,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照亮更多学子的前行之路。”
大姚一中副校长王家武介绍:“坚持‘引进来’与‘走出去’相结合,积极邀请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学,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和参加中、高考交流研讨,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。‘五育并举’开齐、开足音乐、美术、体育与健康课程,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,高考、中考成绩均居全州前列,吸引了州内各县(市)的学子到校就读,进一步擦亮了大姚‘教育名县’品牌。”
如今,漫步蜻蛉大地,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”这句话已越来越可及可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