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,在大姚县三岔河镇达么村委会挪奈一小组烟地里,王政一家在烟田里来回穿梭,灵巧的双手飞快地揭着地膜,接着“一挽一结一投”熟练地将废膜装进编织袋里。“我家今年栽了32亩烟叶,到目前为止收集了大概240公斤的废膜,等收集完了统一用车拉去交给合作社,每亩有20元的烟草补贴。”王政说。
农膜在增加烟叶产量、提高烤烟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烤烟是三岔河镇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,对农膜需求量巨大,今年三岔河镇种植烤烟面积达8400亩,农膜使用约49吨。
“前几年,一到烤烟揭膜这几天,树枝上、电线上、烟田里到处都是废旧农膜,不仅污染土壤,还非常影响村容村貌,我们也曾和农户打过招呼,让他们集中收集扔到垃圾池里,但是效果不是很好,每次都是我们镇村干部集中力量去处理。”达么村党总支书记吴自周说。
近年来,三岔河镇立足工作实际,深入打好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,针对废旧农膜污染问题,通过进村入户、召开户长会、发放宣传资料、进行培训等形式,宣传引导烟农增强环保意识,签订烟田废弃地膜污染治理补贴协议,强化烟田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工作。烤烟揭膜时期,由大姚县天和现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回收,楚雄广利塑料有限公司到镇集中清运回收再次加工处理。兑付时由三岔河烟叶站按每亩农膜回收不低于7.5公斤进行全面验收、大姚分公司复查验收,按每亩20元补贴到户。形成“政府引导、烟草公司补贴、烟农参与、合作社回收、企业运作”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,实现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的目标,真正让土壤“健康”起来,成为村美民富的“一方乐土”。
截至7月20日,三岔河镇已回收废旧农膜40余吨,回收率达81%。